
编者按:张拓同学从刚来到中美工作室那天,就处处显露着他的“不寻常”:颇有设计感的衣服,自己打造的与众不同的发型,还有天马行空的思维,仿佛艺术早已融入了他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平日里的他可以说是最有个性的一个孩子了,酷爱绘画与创作的他颇具魏晋之风的狂傲不羁,这样的性格也成就了他颇高的设计能力,对于老师布置的题目往往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,有时令老师也赞赏不已。除了天赋之外,不甘人后的他更是勤学苦练,力图在门门功课中都奋勇争先,与其他男孩子不同,他对自己极为自律,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教室开始画画,晚上下课后也能常常见到他一个人独自画画至深夜,这样的努力也终于使他凭借全国第五的优秀成绩挺入央美。除了出色的学习能力,他在中美工作室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,原本有些孤傲的他不止交到了一群好朋友,还担任了中美工作室中秋晚会的音响师,并与大家合作参与舞台的布置和灯光的设计,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难忘的表演。

张拓中央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(一)

张拓中央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(二)

2016年以第5名考上中央美院的张拓与胡老师合影
中美工作室让我央美梦想成真(一)张拓
考完城院的那一刻,本该是应该欢呼的时刻,可我却黯然神伤的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考场回到中美工作室。当我挤上公交车后,放下沉重的画具,一股又一股的发生在这八个月里的各种回忆浮现在眼前···
还记得上一年走进工作室的大门口的时候,胡老师出来迎接我。那时候他还留着胡子,顶着顶鸭舌帽,一种透着严谨而优雅的精英气息从他那圆框眼镜飘散出来。当我进到画室的时候,各个画霸们的刻苦令我印象深刻,令我这个贪玩的垃圾惭愧不如。
那一年,我认识了许多人,比如最令我敬佩的学霸-张雅云。也和非常多的老师结下了深刻的友谊。
“望京桥北站到了,请···”公交车的提示声使我从回忆中醒来,我只好又背起了沉重的画具,在寒冷的暮霭中回到工作室。天空逐渐变暗,漫长的人行道亮起了黄色而又温暖的灯。看到这情景,我又不禁回想起这些月来和朋友们一起的疯狂而快乐时光···我细细的嚼慢慢的品,泪水慢慢涌上我的眼眶。
当我又从回忆中回到现实的时候,我才发觉我已站在中美的门口。
我把画具随便一丢,就躺倒在了床上。我的哥们都走了,只剩下了我。我的舍友走了,只剩下了我。宿舍空荡荡的,只剩下了我一个人···还记得这几个月里我都嫌弃的热闹,现在却消失了。还记得中秋晚会前那几晚的准备,那几晚的喧闹,都已成我现在的回忆。
我闭上眼睛,防止眼泪浸透我的枕头。严谨的层次,丰富的色调,流畅的用线···这些老师们辛勤的教导还在我脑中回响。一张又一张的老师作的精良范画还在脑海中漂浮。然而,这些画面明天之后就会成为永远的回忆了···
辗转难寐,半清不醒的闪过一些与老师们谈心的片段;有的在评论这弗洛伊德,有的畅想着未来,有的交流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···
即使是在如此痛苦的心情下,但却在这幸福的地方,时间也过得飞快,很快就到了下一个太阳升起之时——也就是我要回去的时候了。
机场还是和八个月前那么大,走的也是这么的累。之前的路走的是那么的忐忑、深疑;而现在走的却是惆怅,走的是不舍。
似曾相识的引擎轰鸣声响起,身体因惯性的压力感到压迫。硕大的机场在我眼中越来越小,越来越模糊。
虽然已经看不见机场的跑道了,但我却感觉到两行热泪流的像跑道···
再见,中美工作室。
张拓
2016.8
胡昌格老师在为张拓辅导素描
在央美吴雪老师的速写课上
2015年中美工作室中秋联欢会艺术总监:张拓
《单人速写》 2015年7月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单人速写》 2015年7月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素描石膏像》2015年8月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石膏像素描》 2015年9月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静物素描》 2016年1月2日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静物素描》 2016年1月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静物素描》 2016年2月23日 指导老师:胡昌格
《头像素描》 2015年12月15日 指导老师: 胡昌格